買茶,別被“明前茶、古樹茶、手工茶”這些標簽給忽悠了

kim
kim
2021-04-10 14:48:31
來源:凡間事

 

又到了春節(jié),又到了人們開始瘋狂購茶的季節(jié)。

每一年的春季,其實是我最煩的時候。為什么?因為總有好多人讓我?guī)退麄冑I茶。

或許是自己學的茶學,而且一直在茶行業(yè)工作,所以讓朋友對我有一種莫名的信任。而我正是因為這份信任,所以害怕給別人買茶。找我給他買茶的基本都是我的朋友,特別害怕自己買的茶比別人的貴,買的茶不是喝的人喜歡的口感,買的茶不適合喝的人喝。

害怕買的茶“貴”:茶是非標品,哪怕你覺得你拿的價格是低的,也有可能出現(xiàn)更低的。

害怕買的茶不對味:茶的種類繁雜,每個人都有特定的喜好。你讓他們說,他們說不出來,但一喝就知道是否喜歡。

害怕買的茶不對人:茶從“不發(fā)酵”到“發(fā)酵”,導致茶性也有很大的區(qū)別,有的人的身體對茶很挑剔,喝了感官再好的茶,身體預警了,那就出問題了。

最終的結果是我用心了、出力了,結果是被懷疑了,傷感情了。

雖然害怕,可還是要幫朋友們買的,畢竟是他人的信任。

但最近好多人讓我?guī)退麄冑I茶時總會有意無意地提到“明前茶”、“古樹茶”、“手工茶”這些詞匯。

他們?yōu)槭裁纯倳o我提到這些詞匯呢?因為被洗腦了,或者說是被一些文章給“普及”了。

他們所獲得的信息就是含有這些詞匯的茶都是好茶,而對應其他的都是不好的茶。

事實是這樣嗎?不過是為賣“貴”找的一個借口而已。

先看“明前茶”,明前是一個時間節(jié)點的概念。但茶園產(chǎn)地那么廣、茶葉品類那么多,有的2月初就已經(jīng)開始采制,有的4、5月才正式采制。

如果明前茶是寶,那你讓臨近清明或清明后才開始采制的六安瓜片、太平猴魁等名優(yōu)茶情何以堪?

千萬別告訴我,明前茶是特指某某茶類、某某產(chǎn)區(qū),關鍵是消費者不知道,而有些賣茶的人裝不知道。

其次是“古樹茶”,古樹是一個時間長度的概念。先不說“古樹茶”到底是指樹齡100年還是300年的,且說茶樹這個年齡是由誰來界定的?如何界定?另外古樹茶是不是就一定就好?真心不考慮一下產(chǎn)地和工藝?

難道真的就要把“孫子”當做“爺爺”,把隔壁老王的孩子當自己的事一直延續(xù)?

再說“手工茶”,有的賣家可能覺得力度不夠,還要強調(diào)一下“純手工茶”。有多人會認為這個沒有什么可噴的,但實則不然。手工茶的優(yōu)點是炒茶人可能根據(jù)茶青的特性及時做出相應的調(diào)整,爭取做出一杯鍋好茶,但是你們可知道,在茶季炒茶工人每天要炒多少鍋茶嗎?炒制水平放在一邊不說,單就炒茶時的體力保持就是一個大問題。(我偶爾炒一鍋茶,結果是累得滿頭大汗。)在一線的制茶師傅和品控應該是清楚的,就算同一個人,同一天炒茶,他炒制的每一鍋茶都會存在品質(zhì)上的差異,只是差異大小。

另外對“手工茶”的一味吹捧,其實是對機制茶的一種傷害,至少在我看來機制茶的,品質(zhì)相對穩(wěn)定,產(chǎn)能高。機制茶不一定就比手工茶差。

為什么要說“明前茶”、“古樹茶”、“手工茶”?因為他們只是決定品質(zhì)好的一個維度而已,并非全部。并且有些維度還是需要經(jīng)過真理檢驗的。

最后說一下,怎樣去買茶?

線上:找“品牌”就好,但需要注意避免“標簽茶”,因為有標簽,并不意味著一定就好,但可能意味著溢價。(找“品牌”最主要的品質(zhì)相對有保障)

線下:不管去買品牌茶,還是買散茶。最主要的是喝,自己去感受,有自己喜歡的香氣和味道就是你的好茶。至于擔心的價格問題,一是可以默默上網(wǎng)比價,差不多就買,差得多就再看看。二是借用這個公式可以大概計算價格:茶葉的成本=相應等級茶青收購價格*5+制茶費+其他。

相應等級茶青收購價格這個可以百度其相關報道。

乘以5是因為一般情況下四到五斤茶青做一斤干茶。

制茶費:不同茶類,制茶方式不同,價格不同。高級的可以默認為100元,中低端的可以默認為50元。

最后根據(jù)大概成本價判斷所給價格是否過高,一定程度的溢價是合理且正常的,因為企業(yè)要活,老板要活。

最后,我還是鼓勵大家在線下購茶的,雖然不一定能喝出好在哪里,但不好在哪,應該很容易喝出。

 

       (圖文來源網(wǎng)絡,作者:凡間事)

 

免責聲明
標簽:買茶    明前茶    古樹茶    手工茶    六安瓜片    太平猴魁    名優(yōu)茶    
你該讀讀這些:一周精選導覽
更多內(nèi)容...
奢華私語 時尚衣櫥